最近菜市场、超市全是卖螃蟹的,红澄澄的壳子、满当当的蟹黄,我跟娃爸吃得正香,旁边小娃眼睛直勾勾盯着,口水都快流到下巴了 —— 说实话,真不忍心不让他尝,但又有点犯嘀咕:娃这么小免息股票配资,吃螃蟹会不会闹肚子?会不会过敏?
结果查了一圈才知道,螃蟹不仅能给娃吃,还是个 “营养宝藏”!只要处理得当,完全不用瞎担心。倒是有个实实在在的问题:一旦娃尝过鲜,大概率就爱上了,之后每次吃螃蟹,我都得蹲那儿剥半天,手都酸了,他一口接一口还催 “妈妈快点”,真的太费爹妈了!
先跟宝妈们说说为啥螃蟹适合娃。我专门对比了数据,就拿咱们常吃的大闸蟹来说,100 克蟹肉里蛋白质有 21 克,比猪里脊(19.6 克)、鲈鱼(18.6 克)都高,而且是优质蛋白,娃长身体正需要;河蟹的钙含量更厉害,208 毫克 / 100 克,比牛奶还高,还有铁、锌、硒这些矿物质,尤其是锌和硒,比猪肉、鱼肉都丰富,对娃的骨骼、大脑发育都好。
另外,螃蟹里还有卵磷脂和 DHA,这俩都是促进大脑和神经发育的好东西,秋天的螃蟹最肥,这两种成分还会变多,正好给娃补一补。不过有个小提醒:螃蟹本身有点咸,给娃做的时候千万别额外加盐,清蒸就好,保留原味最健康。
展开剩余61%肯定有宝妈跟我之前一样,听说螃蟹 “寒凉”“是发物”“吃了会性早熟”,吓得不敢给娃吃。其实这些传言大多站不住脚:
说 “寒凉” 会拉肚子,多半是买了不新鲜的螃蟹,或者没煮熟,跟 “寒凉” 没关系;说 “发物” 会加重湿疹,其实是娃对螃蟹过敏,不是螃蟹本身的问题;至于 “性早熟”,担心的是蟹黄蟹膏里的激素,但这些激素到了人体里会被消化分解,根本起不了作用,完全不用怕。
不过给娃吃螃蟹,这 3 点确实要注意,我也是踩过坑才总结出来的:
第一,第一次吃一定要少量试。娃满 6 个月加辅食后就能尝蟹肉了,刚开始只给一小勺(大概 5 克),观察 2-3 天,看看有没有皮疹、腹泻、呕吐这些过敏反应,没有再慢慢加量。别觉得 “易过敏就晚点加”,现在研究说早期尝试易过敏食物,反而能降低过敏几率。小月龄宝宝可以先从河蟹开始,比海蟹淡一点,不容易齁着。
第二,必须选新鲜的、彻底煮熟的。我都在正规超市买活蟹,死蟹绝对不碰 —— 死蟹会产生组胺,吃了容易食物中毒。回家洗干净后,冷水上锅蒸,水开后再蒸 15-20 分钟,确保蟹壳全红、蟹肉变白,绝对不能给娃吃生腌、炝蟹这些,大人也尽量少吃。
第三,有些部位坚决不能给娃吃。螃蟹的肠(尾部那条白或黑色的线)、胃(背盖和嘴巴连着的地方)、腮(两侧的白色条状物)还有六边形的小白片,这些地方容易藏脏东西,一定要摘干净,只给娃吃蟹肉和少量蟹黄蟹膏。对了,蟹黄蟹膏胆固醇有点高,小月龄宝宝偶尔吃一小勺就行,别多给。
很多宝妈可能会问 “到底给娃吃多少合适”,我整理了个简单的参考:7-9 月龄的娃,一次吃 1/4 个 250 克的大闸蟹(大概 20 克蟹肉);10-12 月龄能吃到 1/4 到 4/5 个;1-6 岁的娃,一次 1/2 到 4/5 个就够了,每周吃 2 次,再搭配其他鱼、肉、蛋,营养更均衡。
最后跟大家分享个选螃蟹的小技巧,能省不少剥壳的功夫:看肚子辨雌雄,雌蟹肚子是圆的,农历 9 月最肥,蟹黄多;雄蟹肚子是尖的,10 月前后蟹膏足。再看蟹壳和腹部的缝隙,缝越宽,肉越饱满,这样的螃蟹剥出来肉多,不用费半天劲只剥出一点点。
我家娃现在每次吃螃蟹都特别开心,虽然剥壳费点劲免息股票配资,但看到他大口吃肉的样子,觉得也值了。宝妈们要是还有啥给娃吃螃蟹的小经验,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呀!
发布于:广东省融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